本報訊 9月,20000t/a鉬鐵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1#生產線鉬鐵產能達到設計要求,標志著鉬爐料產品部鉬鐵生產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具備年產2萬噸鉬鐵生產能力。
20000t/a鉬鐵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1#生產線自投入試生產以來,受原料供應、設計變更等問題的影響,產量始終無法達到設計要求。產品部上下針對影響產能的各項問題,逐一解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月份,1#生產線鉬鐵單月產量超過設計產能五十余噸,并將棄渣含鉬量控制在0.5%以下,達到了生產線設計要求。
![DESC](/__local/4/E5/F8/95759A846477C4642B083F368E5_A4D7A950_AD76.jpg?e=.jpg)
2萬噸鉬鐵生產線設計為自動化配料。為了配合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產品部安排從今年5月份開始進行了鉬鐵配方標準化的研究開發(fā)工作,經過專業(yè)技術人員對鉬鐵配料系統(tǒng)建模、程序編制及實際生產試驗,長達幾個月的調試,以及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多次調試,計量設備的反復校準,實現(xiàn)了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在破碎篩分系統(tǒng)調度中,采購了適合于鉬鐵錠初級破碎的挖機式液壓破碎錘,對進口鄂式破碎機配置了潤滑系統(tǒng)。同時產品部組織人員對破碎篩分系統(tǒng)的鄂式破碎機鄂板國產化、振動篩篩板孔型進行了分析研討、方案論證及試驗驗證,解決了鉬鐵塊粒度超標,篩分效率不高的問題。經過近三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使破碎篩分系統(tǒng)的篩分效率問題得以解決。
對鉬鐵錠冷卻過程砂殼粘連鉬鐵影響冶煉回收率,以及鉬鐵錠倒盤作業(yè)效率低的問題,產品部組織科研人員及鉬鐵二分廠干部職工對起鐵工序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試驗,從起鐵時間、鉬鐵錠表面溫度測試、砂殼含鉬量等各項數(shù)據試驗分析,最終確定了合理的起鐵作業(yè)規(guī)范,使砂殼含鉬由約15%降至約2%,同時也去除了鐵錠倒盤作業(yè)工序,提高了鉬鐵錠清理工作效率。
此外,還對熔渣水淬系統(tǒng)、爐筒內襯石英砂粒度、爐基增加排氣孔、自動配料系統(tǒng)程序及參數(shù)、固定式爐筒延長節(jié)安裝以及放渣孔封堵方式等多處進行改進。下一步產品部將繼續(xù)努力,爭取早日實現(xiàn)整個鉬鐵新線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達標。(朱文凱)